日前,《经理人》杂志两年一度的“中国最佳EMBA排行榜”再次揭晓。调查显示,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EMBA项目连续5次位居榜首,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管理学院EMBA项目继续保持第四名。业内专家表示,近两年,中国EMBA经历了史上最猛烈的冲击。在这一轮动荡中,一些项目仍然处于强势地位,而另一些项目则走下坡路,甚至难以为继。在政策带来的招生压力下,未来EMBA领域的两极分化将更加明显。
清华第五次位居榜首
据悉,本次调查是《经理人》杂志继2007年、2009年、2011年和2022年之后第五次发布权威榜单。统计显示,与上一届相比,前三席位没有变化。从综合实力来看,第一梯队的排名还是比较稳定的。
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EMBA连续五次位居榜首。面对种种不利影响,清华经管EMBA在保持稳定生源质量的同时,着力创新课程和教学模式。顺应趋势和市场需求,今年增加了四个模块的课程。同时,校友网络的覆盖面和活跃度不断提升,在8个地区成立了46个校友会,打造了后EMBA生态圈。
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在EMBA项目中以微弱差距排名第二。生源结构和质量保持稳定,课程创新和师资队伍持续提升,学生满意度单项排名第一。中欧国际工商学院的EMBA今年排名第三。
虽然政策对整个行业的学生资源影响很大,但调查发现,位于第一梯队的三个EMBA项目受影响较小,反而借机进行了更大胆的创新和改革。以清华经管EMBA为例,院长级学员比例较上届略有上升。同时,针对提高适应新趋势能力的需要,新增“互联网+”、“企业转型”、“创新创业”、“企业转型”四门新课传统大学,深受学生欢迎。
“限学令”对江浙民营企业影响不大
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EMBA继续排名第四。在上海和长三角地区具有明显的领先优势,同时面向国际顶尖商学院以及清华、北大等行业龙头的渗透和共享市场。
在今年的排名中,人民商学院EMBA上升迅速,较上年上升两位,取代了复旦大学管理学院在上年EMBA中的第五名。厦门大学管理学院EMBA和浙江大学管理学院EMBA并列第六。与上一届相比,厦门大学EMBA排名没有变化,仍然是华南沿海地区唯一进入前十的项目。在师资队伍、校友网络和国际化方面取得了重大进步。在学生满意度评价指标中,与北大光华同获9.35分,获得单项第一名。
在今年的排名中,浙江大学的EMBA项目从第七位上升到第六位。事实上,在民营经济最发达的江浙地区,“限学令”对浙大EMBA项目影响不大。由于生源主要集中在民营企业,浙大EMBA采取了一系列措施:加强内部管理、开展金融EMBA项目、全国高层论坛活动等。总体来看,今年浙大EMBA招生情况好于去年。
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商学院EMBA和复旦大学管理学院EMBA获得第八名。对外经济与贸易EMBA较上年上升一位,而复旦EMBA则从上年的第五位下降到今年的第八位。近两年来,对外经济贸易大学EMBA在资本运作、互联网金融、国际化经营等细分领域的课程创新、校友网络建设、教学管理等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成绩。排名第十的长江EMBA项目依然是国内学费最高的EMBA项目,为68.8万元。优质生源竞争或将更加激烈
榜单显示,今年第11到20名分别是:中山大学EMBA、南京大学商学院EMBA,武汉大学商学院EMBA,南开大学国际商学院EMBA,上海财经大学商学院EMBA,同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EMBA,华中科技大学管理学院EMBA,西安交通大学商学院EMBA管理学学士,北京邮电大学经济管理学院EMBA,电子科技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EMBA。
从分布来看,这些EMBA项目要么是地区首创,要么是行业内的“黄埔军校”。中山大学EMBA项目排名第11位,在珠三角经济带处于领先地位。尽管各商学院都在努力拓展广东和珠三角市场,但中山大学的本土品牌优势难以撼动。与台大EMBA、武汉大学EMBA、南开EMBA、西安交通大学EMBA一样,都是本地领先的项目,区域地位稳固。
与往年相比,今年TOP20的排名变化较大,有新项目入榜,也有部分项目退榜。今年有10个项目保持排名,占比50%; 6个项目排名上升,3个项目排名大幅下降。例如,华中科技大学下降了4位,几乎跌出榜单。复旦EMBA降幅明显,新项目首次进入榜单。去年排名第20位的大连理工大学管理与经济系EMBA项目跌出榜单。
业内人士表示,目前国内EMBA领域的核心仍是上述排名前20的项目。 “在政策带来的招生压力下,好的项目会及时应对挑战,不会受到太大影响,而有些项目不得不缩减规模,难以继续。高质量的生源会受到影响。”更倾向于那些主流商学院。”调查报告认为,在可预见的未来两年内,所有EMBA项目和商学院都将面临非常严峻的挑战。
本文来自网络,不代表站播网。转载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zbipp.com/a/83487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