美国《生命科学》网站曾编选“世界十大古都”。获胜者是罗马、雅典、君士坦丁堡、巴比伦、库斯科(印加人的首都)和特诺奇蒂特兰(阿兹特克土耳其人的首都)。 )、底比斯、大津巴布韦、西安和卡霍基亚(北美印第安部落)。在我看来,这样的榜单缺乏公正性,缺乏说服力。古都排名应参考三大标准:(一)建都时间长; (2)在这里建都的朝代地位高,影响大; (3)城市本身的影响力足够。为此,我重新评选了世界十大古都。本文根据城市首次作为首都的时间对城市进行排名。
1.孟菲斯(开罗)
属于开罗的孟菲斯距离开罗只有30公里。古埃及分为上埃及和下埃及,孟菲斯正好在交界处。公元前3100年,美尼斯统一埃及并定居于此。从那以后,孟菲斯一直是早期王朝和古代王国的首都。它经历了大约1000年和10个朝代。著名的狮身人面像、吉萨金字塔、拉美西斯二世的花岗岩雕像都坐落于此。在中王国和新王国时期,埃及南部的底比斯成为首都,但孟菲斯仍然很重要。古埃及灭亡后,孟菲斯逐渐被沿海港口城市亚历山大港取代,逐渐没落,最后沦为废墟。直到阿拉伯时代的法蒂玛王朝(909-1171)才在此重建首都,并命名为开罗。之后,阿尤布王朝和马穆鲁克王朝都在开罗定居,直到埃及被土耳其占领。开罗仍然是埃及的首都。
2.底比斯
底比斯是古代上埃及的政治、经济和文化中心。从中王国时期(公元前2000年至公元前1790年)到新王国时期(公元前1567年至公元前1085年),数个埃及王朝在此建都近1000年。当时,底比斯是世界上最大的城市。它的城市横跨尼罗河两岸,面积之大,被称为“底比斯百门”。 .这里的帝王谷密布着18到20个王朝6100多位国王的陵墓出土了无数绝世文物。
底比斯帝王谷
3. 巴比伦城
巴比伦城位于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之间,由两条河流灌溉。文明的中心。在古代,古巴比伦王国(公元前1894-1595年)和新巴比伦王国(公元前626-538年)都位于这里。著名的“空中花园”建于新巴比伦时代。公元前324年,亚历山大还选择了巴比伦作为他帝国的首都。不幸的是,马其顿帝国很快就爆发了内乱。新建立的塞琉古王朝并没有在此建都,巴比伦开始衰落。
4.西安(长安、皓景)
西安地处中国关中地区,四周都是要塞,中间是渭河平原,易守难攻。自西周时期(公元前 1027-771 年)以来,它一直是中国的首都。西周灭亡后,秦国占领关中,逐步发展壮大,终于在公元前221年统一中国。此后,秦朝(公元前221-206年)和西汉(公元前202-8年)都在这里建都。从北周开始,西安第三次成为中国的首都。在北周的基础上,隋朝(581-618)再次统一了国家。隋朝灭亡后,唐朝(618-907)使中国的国力达到顶峰。今天的西安还保留着秦、汉、隋、唐帝王的陵墓,堪称中国的帝王谷。但从宋朝开始,由于西北环境恶化,中国经济重心南移,西安失去了首都资格。
5. 罗马
罗马位于亚平宁半岛,是地中海的交通枢纽之一。古时候有“条条大路通罗马”的说法。罗马是欧洲最负盛名的古都,是欧洲历史的象征。它还保留着罗马帝国时代的大量遗迹,例如著名的斗兽场。公元前753年,罗马城邦开始建立; 509年,罗马共和国成立。公元前3世纪,罗马的疯狂扩张把地中海变成了“内湖”。罗马帝国建立于最初的27年,之后经历了大约10个王朝,最后于476年灭亡。中世纪时期,罗马是天主教会的所在地,也是欧洲的宗教中心。 1871年,意大利王国成立,罗马成为意大利的首都,并延续至今。
6.洛阳
地处中国中原,是关中与华北的过渡地带,自古被视为中原的核心地带。相传4000多年前夏朝在洛阳建都,二里头遗址就是在这里发现的。西周建立后,在洛阳建立了东都,作为镇守东方诸侯的重镇。西周灭亡后,周平王迁都洛阳,洛阳首次成为“陪都”。西汉灭亡后,东汉在洛阳建都,伴随的都城正式成为帝国的中心。此后,曹魏、西晋、北魏都在此建都。隋唐时期,大运河开通,洛阳成为中国南北交通枢纽。正因如此,隋唐两朝都将洛阳视为“东都”和从关中向关东地区延伸的桥头堡。但唐朝落后了,洛阳的地位被开封取代,走向没落。
7.太司风(巴格达)
太司峰,位于美索不达米亚,现属巴格达。希腊化时代,由于巴比伦的灭亡,塞琉古王朝建立了塞琉西亚作为美索不达米亚的首都。后来,塞琉西亚的泰西封小村发展成为大城市,两条河流进入了两城时代。后来,波斯帕提亚王朝(129-226)和萨珊王朝(226-651)日益强大,泰西峰先后被作为帝国的首都之一。波斯帝国灭亡后,泰西封衰落了。 8世纪中叶,阿拉伯阿拔斯王朝(750-1258)哈里发曼苏尔在太司峰附近建城巴格达,巴格达从此成为阿拉伯帝国的首都。然而,在阿拉伯帝国灭亡后,巴格达多次被外国人洗劫一空。在 1921 年伊拉克独立之前,巴格达再次成为首都。
太熙宫遗址
8.拜占庭(君士坦丁堡,伊斯坦布尔)
拜占庭位于黑海和地中海是欧洲通往亚洲的桥头堡。远古时代,希腊人在这里建立了拜占庭城市,作为控制亚欧贸易的枢纽。在罗马帝国时代,拜占庭凭借优越的地理位置迅速成为东方最大的城市,甚至发展成为帝国的“东方首都”。 395年,罗马帝国分裂,东罗马首都在拜占庭,取名君士坦丁堡。东罗马帝国是中世纪最繁荣的帝国之一。历经14个王朝、93位皇帝,1453年被土耳其攻陷。土耳其帝国灭东罗马后,拜占庭更名为伊斯坦布尔,成为帝国首都。直到1922年土耳其帝国解体,土耳其的首都才迁至安卡拉。但是,伊斯坦布尔仍然是土耳其最大的城市。
9. 北京
北京地处华北平原北部,处于游牧经济向农业经济过渡的地区,故中国古代少数民族王朝常在此定居。因周朝分封燕国于此,史称此地为“燕京”。五朝时期,辽国攻占燕京,使之成为五都之一。金国灭辽、北宋后,于1153年迁都燕京,燕京开始成为王朝的首都。蒙古人灭金后,燕京成为中原都城。 1260年,忽必烈称汗,定都燕京。在其后的元、明、清时期,这里都是中国的首都。北京作为国家的首都,已有近1000年的历史。它保存着故宫、天坛、颐和园等古迹,被列为中国四大古都之一。
10.德里
印度在历史上长期处于分裂状态,因此在德里苏丹国出现之前,几乎没有稳定的古都。 1206年,印度建立以德里为首都的苏丹国,“德里苏丹国”由此得名。德里苏丹国的建立标志着印度进入伊斯兰时代。德里苏丹国经历了5个朝代,历时约500年。 1526年,莫卧儿帝国建立,取代了德里苏丹国的统治。莫卧儿帝国基本统一了印度次大陆,首都也设在德里。今天,德里作为首都已有 800 年的历史。印度独立后,古都德里附近建立了一个名为“新德里”的新的现代化城市。今天的德里保留着泰姬陵、古德明纳塔等著名文化遗产。
本文来自网络,不代表站播网。转载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zbipp.com/a/82995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