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0 长春:下降指数8.2
长春曾经是满洲里的首都。新中国成立后,中央政府将中国最早的汽车工业落户长春。长春、沉阳、鞍山、大庆成为共和国的骄傲。改革开放前,长春一路繁荣,但20世纪80年代以来,长春的汽车工业急剧下滑,上海(大众)、天津(丰田)、广州(本田)等城市纷纷利用外资超越长春。 ,中国的“汽车之都”长春,如今烟消云散。长春在东北的地位也下降了,大连、沉阳、哈尔滨都超过了长春。
9 济南:下降指数8.4
当年,济南是全省第一大经济体、华东军区总部所在地、历史名城。遗憾的是,一颗经济新星的崛起,彻底打破了济南做大城市的旧梦。青岛依托沿海口岸优势,借助改革开放的经济风口和欧洲风光奇城,一举夺得山东经济和旅游龙头地位。在他手中,趁着奥运之风,大有转移山东行政中心地位的趋势。
8福州:下降指数8.6
同样是沿海发达省份,能够选择福建省省会福州,更多的是历史原因。作为传统的港口城市,泉州因其工商业历史而牢牢占据着全省第一大经济城市的地位。虽然经济总量勉强超过厦门,但与厦门极高的竞争力和国内外知名度相比,福州在各项主要经济发展排名中无一例外地落后于厦门。连邻省南昌也迎头赶上,成为最被忽视的省会城市。
7 石家庄:跌幅指数8.8
别人留下的省会称号,终于落在了石家庄身上。河北省会拥有三个不同的主人,从保定到天津,最后石家庄凭借末班车的优势拿下了河北省会的称号。遗憾的是,即使成为省会,石家庄也依然不是河北的重心。依托京津冀环渤海的优越地理位置,唐山已形成环渤海铁三角。新发现的大油田开发前景无限。另一方面,石家庄仍领先一步步发展。可以说是最被忽视的首都。
5武汉:下降指数9.2
自晚清洋务运动以来,武汉一直是中国最大的工商业城市之一。民国时期,武汉是通往九省的要道,商贸发达,素有“东方芝加哥”之称。新中国成立后,武汉也是中国十大城市之一,经济水平长期位居中国前十。但是,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,武汉的经济就一直在下滑,并没有像天津那样下滑。虽然武汉仍然是中国前 20 大城市之一,但这只是因为它的规模。武汉的GDP总量已经排在前10名之外,人均收入水平在国内几个大城市中处于较低水平。
4 呼和浩特:下降指数9.4
内蒙古算不上经济大省,经济竞争并不激烈。惊人的经济增长速度使包头成为全省最大的城市。不仅如此,在全民的努力下,包头还获得了“全国文明城市”称号。现在的呼和浩特只能满足于“中国奶都”的尴尬称号,堪称最让人遗憾的省会城市。
3 哈尔滨:下降指数9.6
哈尔滨虽然兴起于20世纪初,但发展非常迅速。民国初年,哈尔滨成为中国超级大都市。哈尔滨整座城市充满了俄罗斯风情的建筑,素有“东方莫斯科”之称。那时的哈尔滨充满洋气,时尚水平可与上海、天津相媲美。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,哈尔滨成为中国十大城市之一。然而,随着东北地区的整体下滑,哈尔滨也悄然黯淡。今天说起中国十大城市,很多人都不会想到哈尔滨。
2 南京:下降指数9.8
南京之所以叫南京,是因为能与北京呼应。中国的首都。然而,自从东方人大屠杀之后,南京久久不能恢复元气,才导致了今天南京的尴尬局面。南京GDP总量在全省逐渐被苏州、无锡超越,难以与北京呼应。北京的GDP和南京差不多三次。人均收入、固定投资、增速等发展指标甚至低于常州、扬州等小城市,全省领先地位岌岌可危。
1 西安:下跌指数10
西安可能是中国最失落的城市。它衰落了,但直到民国,西安仍然是西北的霸主。新中国成立之初,西安也是中国十大城市之一。而如今,西安的GDP不仅排在全国第40位,人均GDP和人均收入也被最近崛起的乌鲁木齐超越。与此同时,西部地区西安、重庆、成都的差距正在拉大。 2008年上半年,西安地区生产总值936.56亿元,仅为重庆的三分之一。
本文来自网络,不代表站播网。转载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zbipp.com/a/82567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