世界十大名画赏析(世界十大名画)
蒙娜丽莎
1、《蒙娜丽莎》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画家达芬奇创作的油画,现收藏于法国卢浮宫宫廷。 《蒙娜丽莎》原尺寸为:长77cm,宽53cm。作品绘于黑杨木板上。 《蒙娜丽莎》画像没有眉毛和睫毛,面部看起来和谐。直视蒙娜丽莎的嘴,她似乎笑得不多;然而,当看着她的眼睛并感受她脸颊上的阴影时,她似乎在微笑。蒙娜丽莎的微笑包含了83%的快乐,9%的厌恶,6%的恐惧,2%的愤怒。蒙娜丽莎坐在将人物与背景隔开的栏杆后面的半圆形木椅上。背景有道路、河流、桥梁和山脉。在达芬奇的“无界渐变涂色法”下,它们与蒙娜丽莎的微笑融为一体,散发出梦幻神秘的气息。
拾穗者
2、法国画家米勒1857年创作的油画《拾穗者》,布面油画,高83.8 x 宽111.8厘米,巴黎奥赛博物馆收藏。它描绘了一位农妇在收获季节在收割的田地里捡起散落的麦穗。这些粮食虽小,但都是用农民一年的辛劳和汗水换来的。米勒以往的法国画作中没有一幅能如此直接地表现农民生活,因此当它于1857年在沙龙展出时,引起了强烈的社会反响。
向日葵
3. 梵高最著名的作品无疑是《向日葵》这幅画。他的艺术语言既有奔放狂躁的情绪,也有孤独压抑的悲剧意识。他特别注重在绘画中表现人的情感和精神,对色彩和线条有着与生俱来的敏感性。梵高的艺术虽然生前未被社会认可,但在20世纪受到现代艺术家的青睐,尤其是野兽派绘画。戒指。
男孩吹肥皂泡
4.《吹肥皂泡的男孩》,夏尔丹油画,1730年,88×70厘米,华盛顿国家美术馆
《吹肥皂泡的男孩》是夏尔丹早期的风俗画:一个衣衫褴褛但整洁的男孩正从屋子里吹肥皂泡。有三四岁的孩子,踮着脚尖,靠在窗台上,从室内望向室外……
题材很普通,情况也极其简单。这是一种悠闲的生活情趣,体现了下层百姓自然、节俭、淳朴、善良的情怀。夏尔丹擅长静物和风俗画;他还试图通过静物画反映都市人的生活情趣,通过风俗画表现都市人的善良、友善和节俭。
不合适的婚礼
5、《不当婚姻》是俄国普基列夫1862年创作的布面油画,现藏于特列季亚科夫美术馆。
该场景由特写人物的特写镜头组成,重点讲述了垂死的将军与少女的婚姻,这是一场发生在庄严教堂中的罪行。在1860年代的俄罗斯,有许多画作揭露社会的黑暗,表达对受到伤害和屈辱的深切同情。普基列夫在这部作品中提出了女性命运的问题。所有的人物都画得很大,有的甚至和真人一样大,仿佛画家有意向观者揭示这一幕的真相。画家揭露了这种病态的婚姻和社会对妇女的卑鄙行为和摧残。据说这是艺术家本人的创作。老新郎是真实存在的,与老人并肩而立的新娘是画家普基列夫未婚妻的画像。周围的亲戚朋友都被刻画得很丑。画家到死都没有忘记这一痛苦的打击。
呐喊
6.呐喊油画_爱德华·蒙克作品 蒙克取材于现实生活,以个人的家庭经历和朋友的遭遇为依托,选择用符号和隐喻的方式来揭示人们世纪末的忧虑和恐惧。这首《呐喊》是这群人最著名的代表作。画家曾这样描述这幅作品的创作过程:“一天傍晚,我和两个朋友散步。太阳下山了,突然,天空变成了血红色。在灰蓝色的峡湾和城市上空,我看见血红的火焰,路过的朋友,只只剩下我一个人,我吓得浑身发抖,仿佛感受到了大自然的一声呐喊,震动了天地。所以我作了这幅画,把云彩画得像血一样红。”画中一个人像,脸接近骷髅,双手捂着耳朵,站在看不到尽头的公路桥上,惊恐地尖叫着。类似版画的方法,将红、蓝、绿、赭等色线组合在一起,形成流动的河流和天空的意象。只能在梦魇中见到,象征着“世纪末”时代人们的流浪。
伏尔加河追踪器
7、《伏尔加河纤夫》是列宾的代表作,也是他的成名作。被烈日晒得焦黑的河岸上,一群蓬头垢面、衣衫褴褛的纤夫拖着沉重的脚步拖着货船,顶着烈日疲惫地前行。其中有老有少只有寥寥数人,个个衣衫褴褛,面容憔悴。为首的是一位胡子花白的老者,双眼深陷,刚毅的脸上透着饱经风霜的智慧,但悲伤的神情中仍流露出对艰苦生活的无奈。
最后的晚餐
8. 意大利达芬奇《最后的晚餐》壁画,469 x 880 cm,米兰圣玛利亚修道院收藏。图片的中心是耶稣。当他得知自己被叛徒背叛后,在最后的晚餐上对门徒说:“你们中的一个人背叛了我。”有的喊叫,有的愤愤不平,有的认罪……叛徒混杂在人群中,而犹大则表现出不同的表情和动作。他抓着钱袋子,半靠在身上,掩饰不住心中的奸诈。耶稣冷静的行为,与犹大的卑劣品质形成鲜明对比。画家十分注意画面组织的整体结构和透视。经过深思熟虑,他将所有的透视线都集中在耶稣的头上,其他人物也分成几组,各有不同,又相互呼应。
匿名女孩
9、《无名少女》是俄国画家伊万·尼古拉耶维奇·克拉姆斯科伊1883年创作的现实主义肖像画。画布上的油画。莫斯科特列季亚科夫美术博物馆收藏。这部《无名少女》就是人物的写照。画中描绘了19世纪末俄罗斯一位年轻的女知识分子形象:她身着北方国家上流社会女性的冬装,坐在豪华的敞篷马车里,端庄端庄地看着观众.自尊的样子。
西斯廷圣母
10、西斯廷圣母像(Sistine Madonna)是意大利画家拉斐尔·桑西为纪念教皇西克斯特二世于1513年至1514年间重建的一幅罗马西斯廷教堂的油画,现藏于德累斯顿茨温格博物馆,德国。画面上方,帘子被拉开,圣母玛利亚怀抱圣婴耶稣行走。她的衣服是白色、红色和蓝色,分别象征纯洁、爱情和真理。圣母身后,弥漫的蓝光形成深邃的背景,里面是一个婴儿的头像。这里有一个比喻:圣母玛利亚是天主之母,也是人之母,因为她的儿子耶稣是天主之子,也是人之子。西斯廷圣母是拉斐尔为西斯廷教堂绘制的祭坛画。
本文来自网络,不代表站播网。转载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zbipp.com/a/82515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