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2年受转型影响,全行业信托资产规模有所下降,但龙头企业稳中有进。
日前,永益信托对已发布2022年财报的62家信托综合实力进行了排名,10家公司位列第一方阵。排名顺序为:平安信托、重庆信托、中信信托、华能信托、建信信托、光大信托、五矿信托、中融信托、外贸信托。这些信托公司之所以能够名列前茅,是因为转型成功,资产结构不断优化。
当然,一条龙有九个儿子,每一个都不一样。 62家信托公司中,有22家综合实力排名下滑,给发展蒙上阴影。
光大信托排名正在加速转型。
截至目前,业内68家信托公司中,已有62家披露了2022年年报。永益信托从资本实力、盈利能力、业务能力、理财能力和抗风险能力五个维度对各信托公司进行排名,推出“2021年信托公司综合实力排行榜”。
从本次排名来看,第一格共有10家公司,排名顺序为:平安信托、重庆信托、中信信托、华能信托、建信信托、光大信托、五矿信托、中融信托、外贸信托。
其中,平安信托再次摘得桂冠。年报显示,2022年,平安信托实现收入54.61亿元,同比增长16.72%;净利润30.85亿元,同比增长16.34%。
中国平安能够继续位居第一,与其加速主动转型有关。 2022年,平安信托将升级打造领先的、特色机遇的多元化投资平台,打造从非标到标、从融资到投资、从规模优先到质量优先的新增长模式。并积极响应号召。 2022年,渠道业务规模压缩505亿元,融资业务规模压缩317亿元,房地产业务规模压缩315亿元。
除了第一梯队的前三名之外,第一梯队的十家企业在信托公司中,部分信托公司的排名也稳步上升,表现突出。
光大信托2022年年报显示,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6.3亿元,同比增长34.5%;手续费及佣金收入47.9亿元,同比增长27.9%;净利润26.11亿元,同比增长25.7%。 2021年综合实力位列信托公司第7位,较上年上升5位。
年报显示,光大信托2022年新增信托项目2357个,总额超8200亿。新信托主要采用主动管理方式。活跃信托1993只,金额6677亿元,较2022年新增信托899只,金额4800亿元大幅增加。其中,公司累计清算信托项目806只。 2022年规模5588亿,加权平均实际年化收益率5.95%。
相比之下,排名第三的中信信托2022年新增信托项目1198个,合计2607亿元。
在已披露年报的62家信托公司中,财信信托的排名上升了20位,是增长最快的信托公司。经营业绩方面,财信信托去年营业收入同比增长56%,净利润同比增长165%。具体来看,2022年,财信信托资产结构继续优化,投资于基础产业的资金同比下降8%;投资证券市场的资金同比增长2%。
去年信托资产规模下滑,转型阵痛明显
“两压一降”强监管政策延续,信托业转型困难导致过去一年信托资产减少1.12万亿元,信托公司业绩也有所下滑明显下降。
截至目前,已披露2022年年报的信托公司净利润合计475.9亿元,同比下降10.11%;资产收益率为8.03%。
利润下降也受到转型的影响。多数信托公司计划积极开展证券业务、财富管理、家族财富等业务,加强对创新业务孵化、系统能力建设、人才培养等方面的支持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利润的下降。
经过近10年的快速发展,信托业面临发展扁平化、发展方式逐步转变的现状,其思路将发生重大调整。具体来看,信托公司资金来源结构进一步优化,主动管理型信托发展态势良好,信托融资压力缓解取得成效,信托资产投资结构也得到优化。
据中国信托业协会统计,截至2022年四季度末,信托渠道业务规模持续下降,融资信托减少近1万亿元;基金信托16.31万亿元。五个主要领域分别是工商企业(30.41%)、基础产业(15.13%)、房地产(13.97%)、证券市场(13.87%)和金融机构(12.17%)。
其中,2022年四季度,资金投向房地产行业的占比继续下降,而投向证券市场的信托资产占比呈上升趋势。一季度占比为10.97%,四季度上升至13.87%。
事实上,行业创新的“转型”并不意味着对传统业态的彻底否定。转型就是改变传统的以债务融资为主的业务发展模式和思路,对原有业务进行全面升级优化。以往在传统业务中积累的客户资源和专业经验,是信托公司在转型中不断提升主动管理能力和金融服务水平的支撑。
22家企业综合排名下滑急需更好思路提升
当然,成长起来的信托公司也会衰落。 62家信托公司中,排名下降的有:建信信托、中融信托、上海信托、江苏信托、中铁信托、昆仑信托、北京信托、山东信托、渤海信托、建投信托、杭州信托、天津信托、中海信托、国联信托、东莞信托、中原信托、万向信托、国通信托、民生信托、西部信托、长城信托。
而这些排名下滑的信托公司,都有一个共同点,那就是涉足房地产信托融资。这些处所实业公司包括中融信托、中建投资信托、中信信托等信托公司。
其中,排名下滑12位的渤海信托,很大程度上受到其股东海航集团的拖累。渤海信托去年实现收入22.97亿元,同比下降21.48%;净利润为1754.68万元,同比下降98.39%。净利润大幅下滑是由于资产减值损失大幅增加所致。在服务费佣金收入下降、业务管理费大幅收缩的情况下,公司去年资产减值损失达21.02亿元,是2022年的近4倍。
2022年是信托公司风险敞口最大的一年。今年以来,共有4家信托公司被监管机构委托或停牌,遭遇雷雨和违约的公司数量也大幅增加。但这对于行业的发展并不是坏事。踩雷企业的淘汰是转型的必然结果。
我们看到,过去一年,按照监管要求,以监管套利、风险隐患为特征的跨金融渠道业务明显减少,越来越多的信托公司回归本源。谁能率先转型,脱颖而出,《每日财报》将持续关注。
本文来自网络,不代表站播网。转载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zbipp.com/a/81907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