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去淘宝开店做生意!”几年前,这可能是一个商机。然而,随着传统电商流量红利的消失和B2C电商的兴起,在淘宝上做生意可能并不容易。
13日,淘宝年度最重要的节日——造物节在杭州西湖畔开幕。作为淘宝打造的超级IP,造物节将重点展示淘宝上新奇创意的商品,让人们一睹神奇店铺和神人风范。记者走访创造节现场,采访了重庆三位知名淘宝卖家,探寻他们在IP创作、内容建设、产品服务等方面的成功。
人红带动点红IP变现能力超乎想象
如今,没有人可以低估流量的变现能力。那么问题来了,流量从哪里来?
今年元宵节,一组名为“唐娘汤圆图”的表情包迅速走红网络。照片中,一名体重近200斤的女子身着汉服,手捧汤圆,一副迫不及待吃的夸张表情,让一众网友萌呆了。就连著名作家马伯庸也成为了他的粉丝,愿意在他的微博上转发。随后,这位名叫奥萝佳的重庆妈妈被媒体广泛报道,她的淘宝卖家克隆也浮出水面。敖罗迦也带着自己的汉服出席了创世节,受到了多家媒体的关注。
奥罗佳在购物节现场被记者张宇拍到
“其实我当时只是拍照取乐而已,没想到一下子就成了网红。没想到的是,网店的生意突然好转了,”奥洛嘉告诉上游新闻记者重庆商报记者在emoji出现后的几天内,淘宝的访问量迅速增加,同款服装被抢购一空,不少忠实粉丝送上门来向买家炫耀,称赞穿着她的设计很有气质一位古代美女的她还说,在古代,胖被认为是美的,而对于那些肥胖又漂亮的女性来说,大码的汉服其实是一个不错的选择。为了区别于网上众多的汉服卖家淘宝网,奥罗家的淘宝店开始生产销售大码汉服,推出童装、时装、风衣等形式的汉服,更迎合了年轻人的审美需求。”现在汉服的月销售额和本店周边产品数量达到了20万。在汉服这个小众领域,它拥有众多拥趸。敖罗嘉坦言,她的店铺销量暴增,与她“汤圆姐姐”的网红形象有很大关系。为了经营好这个“意外收获”的网红IP,她将自己的人气表情包注册为IP,为了将IP的变现能力最大化,敖萝迦还输出了自己的IP形象。今年中秋节,她与必胜客合作拍摄月饼宣传海报,用“抵挡不住月饼的诱惑”的表达方式为商家促销
深耕服务与产品,重庆红烧肉如何吃出“墙外美”
随着消费升级和生活节奏的加快,快消卤素产品受到不少购物者的欢迎。然而,面对周黑鸭、绝味等大品牌的竞争,缺乏品牌背书的网店如何脱颖而出?或许,在来自重庆的淘宝“金钻”店小七陈露身上可以找到答案。作为入驻淘宝4年的卤菜卖家,小七陈露的淘宝店铺好评率100%,年销售额上千万。
小七陈露现身淘宝造物节记者张宇摄
在造物节现场,小七陈露受到了众多体验者的欢迎。用于现场品尝的秘制麻辣红烧牛肚供不应求。杭州的黄先生吃完后赞叹:辣度刚刚好。对于那些想吃辣但不能吃的人。这是一个不错的选择。陈晓琪运营总监陈先生告诉上游新闻和重庆商报记者,该品牌自创立以来才上线,外地订单销售占比90%,绝大部分为采购商来自江、浙、沪等地区。一家诞生于重庆的卤味餐厅是如何征服外国食客的?陈主任透露,这得益于产品的不断升级优化:“为了迎合在外地吃不了辣的消费者,我们将产品分为‘微辣’、‘中辣’、‘魔鬼辣。此外,每一件产品都是现场制作和销售,空运及时,不添加任何防腐剂。”陈先生还表示,在互联网上做生意,除了要把产品做到最好之外,还需要用更细致的服务来打破不信任感。造成真空漏气,每次有买家差评,老板不仅退货送礼物,还亲自写信给粉丝表达歉意,很有诚意.最终,这些买家都成为了这家店的长期粉丝。
脑洞也卖钱 创意新奇迎合年轻人
在创世节打造的陌生城市里,新奇、古怪已经成为常态,但当记者走进一家名为“只送大脑”的店面时,仍有一种懵懵懂懂的感觉。整个店面装修的很像一家火锅店。衣服上印有胡椒、脑花、大蒜等元素。墙上挂着20多个“菜牌”,上面写着浙尔根、耙子牛肉、鼠鱼、毛肚、军华、鹅肠、黄喉、芋头……同样是九方格形状的火锅。墙上的标语也很有意思——“九方格火锅里的每一种食材都是有灵魂的”。
王伟思与店员张宇摄
不过,这家店卖的不是食物,而是T恤。这家店的老板王伟思是来自重庆的独立动画师。他在独立动画行业打拼了七八年,已经是知名的新锐动画导演。六个月前,王伟思决定在淘宝上开店,希望能有更多的创意表达方式,被更多人接受。店名“只发脑”,一方面源于小说《三体》中的情节,王维的思想输出不同审美的东西;另一方面,是因为重庆人爱吃“脑花”。无论是烧烤还是火锅。记者看到,在其淘宝店内,每件印花T恤都有充满戏谑调侃的文案。一不留神就在朋友圈发了水彩T恤,创作了一件黑色T恤,标题是“半夜互道晚安,你来到啤酒广场的大排档点了烤猪蹄”。
在王伟思看来,他的店与其说是卖衣服,不如说是卖创意,旗下的每一件产品都有创意。淘宝大二“冰玲”说淘宝就像“只给脑子”店铺林立,标榜追求个性,迎合了大部分年轻人的审美需求。
组委会之所以选择“只派大脑”参展,设计师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也是看中了。冰玲说,“看完这些作品,你会觉得背后有一个有趣的设计师。每件作品不仅仅是衣服和手机壳,背后还有一个故事,这也是设计师世界观和世界观的展示。”价值观。”
淘宝正在向创意和内容平台转型,你还在为卖货而努力吗?
去年7月,淘宝将平台上的108家神店从上海带到了杭州,不少年轻人慕名而来就是为了一睹神店神人的风采。今年,造物节从室内搬到了西湖边的户外,聚集了淘宝奇葩卖家的奇石再次开门迎客,带来了一批年轻消费者来“造”起来。
作为阿里巴巴继双十一之后打造的又一IP,造物节不仅是淘宝奇人怪事的展示平台,更是淘宝向内容转型的趋势展示。在创世节上,随处可见穿着奇装异服的个体卖家,以及虚实结合的二次元产品。在很多成年人眼里,这些商品可能并不起眼,但在它们的背后,恐怕是拥有数十万粉丝的网红店。
阿里巴巴CEO张勇曾表示,“淘宝已经走上了内容化、社区化、智能化的道路,不再是货架,最重要的功能是发现和推荐。”
的确,淘宝平台不再是平台聚集地,商家纷纷入驻天猫。淘宝更多的是一个创意和内容互动的平台。利用人工智能和大数据,筛选出有创意的商品推荐给用户,让用户在购物的时候,也会打开淘宝浏览。这就是淘宝“创造”的理念。
淘宝网官方数据显示,80%的淘宝用户年龄在35岁以下,24岁以下的90后用户占比高达三分之一。相互呼应的是,创世盛典现场,年轻人几乎占到了90%。他们打开直播,发朋友圈。动态共享产品以外的内容。业内分析人士指出,作为个体卖家,单纯靠卖货很难在竞争激烈的互联网上脱颖而出。在今天的淘宝生态中,最重要的是故事和创意,用新颖的创意和文案来征服消费者。
本文来自网络,不代表站播网。转载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zbipp.com/a/81226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