另一个有趣的清单!
今天,《经济日报》公布了2022年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市名单,浙江共有18个县市上榜,分别是慈溪、义乌、余姚、诸暨、乐清、海宁、桐乡、瑞安、玉环、温岭、德清、宁海、嘉善、象山、平湖、长兴、嵊州、新昌等。
从这份名单中,我们可以看到最新的县域经济布局。
从三个维度来看。
第一个维度:从全国来看,排名前100的县市的版图是多少?
报名最多的地区为长三角:江苏,昆山、江阴等共计25个县市;安徽还有宁国、肥西等6个县市。县市占“半壁江山”。
环渤海地区的山东、河北等地也有不少城市上榜。山东有胶州、莱州等11个县市,河北有迁安、任丘、武安等地上榜。
在这份榜单中,珠三角县市较少。这与当地经济发展无关。 “类别。
百强县市大部分集中在东部沿海,这是本次榜单的最大特点。同时,还有这两个特点:
一些资源型县市表现抢眼。如排名第30位的内蒙古准格尔旗,煤炭探明储量超过500亿吨,远景储量超过1000亿吨;排名第51位的陕西省神木县也拥有丰富的煤炭资源,总储量超过500亿吨。且埋葬易采;排名第81位的湖北省大冶市,拥有铜、铁、金等金属矿床和非金属矿床。
一些省会城市周边的县市也值得关注。例如,湖南省长沙县排名第5,河南省新郑市排名第37,江西省南昌县排名第38,河南省巩义市排名第52,宁夏灵武市排名第96。
第二个维度:在长三角,百强县市分布情况如何?
长三角核心区及其南北两翼,集前100名县市获奖最多。昆山、江阴、张家港、常熟等苏南县市几乎全部上榜;浙北和宁邵平原县市也占上榜县市的大部分,如慈溪、余姚、诸暨、海宁、桐乡、德清、嘉善、平湖等。
安徽省名单中的许多县市也位于该地区。例如,排名第61位的宁国和排名第95位的广德市与浙江、江苏相连,而排名第63位的当涂县则与江苏南京相连。
还有一些县市。虽然不在长三角核心区,但周边也有大城市。排名第64、67、80位的安徽省肥西县、肥东县和长丰县位于合肥市周边。 2020年合肥市生产总值将突破万亿元,去年达到1.14万亿元。 .
分别排名第66和第87位的江苏沛县和新沂市,是徐州市下辖的县市。俱乐部”成员。
从长三角百强县市地图中不难看出,这些县市正积极融入大城市发展体系,借力城市群和都市圈,依托他们赋能“大拖小”,乘势而上,突破发展“天花板”。
第三个维度:从这份榜单中,可以看出浙江县域发展有哪些趋势?
首先,浙江多个县市有望借助城市群和都市圈快速腾飞。
像嘉善县,虽然这次排在第49位,但最近一直是正数。不久前,经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审议通过,为嘉善发展量身定制的《新发展阶段浙江嘉善县高质量发展示范点建设方案》正式印发,引发广泛关注。
《上海都市圈空间协同规划》日前发布。浙江多个县市位于其中,如余姚市、海宁市、桐乡市等,工业基础雄厚,地处长三角核心区。值得期待。
前段时间有一则新闻引起了关注:“2020中国分县人口普查数据》显示,目前我国有105个大城市,昆山、义乌、慈溪、晋江4个县级市入围。这些地方发达的产业带来了丰富的就业机会和诱人的发展预期,人口不断涌入,规模呈滚雪球式增长。
相信随着实体产业的进一步壮大,加上县域经济加速融入城市群和都市圈,浙江大城市名单的“扩容”将有充足的后劲。同时,随着新型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,越来越多的县市将跻身大城市行列。
其次,位于榜单“下半场”的浙江百强县市集体发力。
与去年榜单相比,今年榜单有一个特点:浙江处于上榜县市的“下半场”。这次集体飞跃,德清、宁海、嘉善、象山、嵊州、新昌等6个县市的排名均较去年上升了一位。比如德清从第36位上升到第35位,宁海从第48位上升到第47位。
这背后,折射出浙江县域高质量发展,后劲十足。像新昌,虽然排在榜单第94位,但它是小县城,科技大县,产业发展有目共睹。拥有上市公司14家。每万人上市公司数量、人均上市公司市值均居浙江省首位。
当然,各个机构和智库发布的榜单很多,评判标准也不尽相同。仔细琢磨相关榜单排名背后的逻辑,我们可以看出很多道理。
本文来自网络,不代表站播网。转载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zbipp.com/a/80866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