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九木王
“专注男裤33年,每7秒卖出1条”的口号深入人心。全球首屈一指的男裤专家,参与制定中国男裤标准,成为全球裤王Y等,拥有这样的头衔,九木王可以说是懂品牌营销的。
然而今年,男裤专家们似乎经不起疫情的猛烈冲击。半年营收12.8亿元,同比下滑7.8%,利润下滑31.6%,仅为5000万元。
一心专注于男裤的九木网,如今也在尝试拓展其他赛道。集团旗下拥有韩国时尚男装ZIOZIA和国际潮流品牌FUN,旨在从单一的男裤品类向全品类探索。
在数字化转型的道路上,九木网开始借助新媒体,借助KOL和KOC的结合,扩大品牌声量。希望有一天能看到九木王从“中国男裤”晋升为“世界男裤”。
2.七只狼
说到九木王,还有七头狼。一家生产男士裤子,另一家生产夹克。
如果没有七匹狼,我不知道夹克可以细分为商务夹克、文化夹克、运动夹克、时尚夹克和牛仔夹克。
目前,七匹狼X苏炳添已经将中国冲锋衣“男人不止一面,性格一以贯之”的概念带到了国外。上半年14.4亿的营收,对于服装垂直品类来说是一个不错的成绩。
七匹狼还打造了专属的名人堂,这是一个分享当代男性成熟魅力的平台。在品牌文化造诣上,七匹狼还是有个人品牌魅力的。
3.波司登
之前我也分析过波司登的现状。近年来,波司登在面料技术研究和品牌推广方面成绩斐然。过去五年,波司登可谓是“默默发财”,营收连续五年稳步攀升。
2018年,波司登的业务停滞不前。得益于对复杂产品线的及时处理和二次创业之旅的开启,取得了上述成绩。看来品牌要长远发展发展方面,一开始还是要稳住主线,精准、准确、力度都不能出错。
目前,波司登也算是在高端羽绒服、羽绒服的道路上站稳了脚跟。它还在设计上进行了创新,改变了从工厂到商店的整个环节。波司登堪称老牌企业转型的典范。
4.惠丽
中国驰名商标、上海老字号,说起惠丽,大家可能只有感触。记得初中的时候统一校鞋是惠丽的。
近年来,回力不断凭借国潮吸引年轻人,产品设计风格也与以往的经典车型大相径庭。然而,在众多老牌民族品牌中,回力“无路可退”的主要原因是产品技术没有创新。
打开惠立官网。年轻的时尚元素冲击感很强,但总觉得力道太大。如果要说哪一款产品能让人记住,我想就是“硫化橡胶底”的经典设计。
5.安踏
近期,安踏人气爆棚,半年业绩一举超越NIKE中国和阿迪达斯中国,这也是本土运动品牌发展的一大里程碑。
更有网友评论:“都2202了,没人还穿耐克吧?”
安踏集团成绩斐然。 FILA品牌是不可或缺的角色,为集团做出了贡献。收入的一半。
近年来,安踏的主打品牌也在不断壮大。半年单一品牌的133亿元,高于李宁整个集团的124亿元。这与安踏转型加码DTC模式密不可分。
直达消费者——门店快速反馈——总部新品研发——小单试销提升——线上; .此外,安踏开始注重私域转化,消费者的复购率更高,品效一体化水到渠成。
写到最后
不难发现,国内服装市场发展至今,有的品牌销声匿迹,有的存活下来,有的重生。
感情再美好,也终究是回忆。品牌的可持续发展离不开与时俱进的不断创新和数字化转型;
未来,衷心希望更多本土品牌不断提升核心竞争力,走出国门,走向更高的舞台。
本文来自网络,不代表站播网。转载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zbipp.com/a/80826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