6月9日,国际高等教育研究机构QS Quacquarelli Symonds发布了第19期全球咨询量最高的世界大学排名。
在2023年QS世界大学排名中,北京大学位居中国(大陆)榜首,上升6位至全球第12位,这是该校自2004年QS世界大学排名编制以来的最高排名。清华大学排名上升上升3位,位列世界第14位,也创下QS世界大学排名历史最高名次。
“这两所大学的显着优势归功于QS研究影响指标(教职工人均被引用次数)和师生比指标(代表教学规模)的提升。” QS分析指出。
图片来源:QS世界大学排名官方微信公众号
QS世界大学排名包括71所中国大陆大学,其中24所较去年有所提升,20所较去年有所提升,14家企业保持不变,13家新上榜。
中国(大陆)拥有世界第三多的大学:前两位分别是美国(201所)和英国(90所)。
中国(大陆)拥有亚洲最多的大学,有两所大学进入世界前15名,5所大学进入世界前50名,13所大学进入世界前300名,28所大学进入世界前500名。其中,进入世界50强的5所大学分别是北京大学、清华大学、复旦大学(第34位)、浙江大学(第42位)和上海交通大学(第46位)。
在教师人均引用次数(CpF)指标中,37所中国高校表现优于去年,21所高校有所下降。此外,中国(大陆)有18所大学的研究影响力位居世界前100名,仅次于美国(22所)。
图片来源:QS世界大学排名官方微信公众号
另一方面,在 71 所中国大陆大学中,47 所大学的学术声誉得分较低,43 所大学的雇主声誉得分较低。北京大学在学术声誉方面取得了中国(大陆)最高分99.3/100,另外四所大学在该指标上位列世界前100,分别是清华大学(98.9/100)、复旦大学(83.6) /100)、上海交通大学(82.7/100)、浙江大学(72.2/100)。
清华大学获得中国(大陆)雇主声誉最高分97.7/100分,世界前100名中有5所大学,分别是北京大学(96.5/100分)、浙江大学(95.3/100分)100分)、复旦大学 (93.5/100)、上海交通大学 (90.2/100)。
QS指出,中国大陆大学研究绩效的系统性提升被QS声誉指标的持续下降所抵消。
此外,相对于全球竞争对手,中国内地大学的教学规模也持续下滑。在上榜的 71 所大学中,40 所大学的生师比有所下降,只有 18 所大学的生师比有所上升。共有4所中国(大陆)大学在该指标中位列世界前100,分别是南方科技大学(97.7/100)、清华大学(92.8/100)、复旦大学(89.3/100)、北京大学(87.3/100))。
“在上榜的71所大学中,有49所中国(大陆)大学的国际教师比例下降,这是全球大流行的副作用。但浙江大学却逆势而上,该指标进入前100名中国(大陆)只有四所大学进入前200名,分别是西交利物浦大学(99.1/100)、复旦大学(99.1/100)和同济大学(66.2/100)。” QS指出。
此外,在名单上的 71 所大学中,有 5 所4所中国(大陆)大学留学生比例指标下降,世界前300名中只有暨南大学(83.9/100)。
QS 在本版排名中引入了两个新的未加权指标:就业成果和国际研究网络。在国际研究网络指标中,中国(大陆)大学排名最高的是浙江大学,世界排名第309位。在就业成果指标上,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两所中国(大陆)大学跻身世界前100。
QS编制本版排名的其他六项指标分别是学术声誉(40%)、雇主声誉(10%)、教师论文引用率(20%)、师生比例(20%)、国际化程度教师比例(5%),国际学生比例(5%)。
今年的 QS 世界大学排名有来自 100 个地区的 1,418 所大学,是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。
本文来自网络,不代表站播网。转载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zbipp.com/a/80822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