随着国潮的兴起,国产运动品牌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青睐。相比之下,耐克和阿迪达斯在中国市场停滞不前。前者2022财年第三季度(截至2022年2月28日)财报显示,大中华区是唯一出现负增长的地区,营收同比下降5%至21.6亿美元。后者大中华区营收连续三个季度负增长,全年营收46亿欧元,同比仅增长3%;市场占有率14.8%,跌至行业第三。
下面,我们就根据艾媒金榜最新发布的《2021年国产运动鞋品牌15强排行榜》,简单介绍一下排名靠前的品牌。福建晋江品牌前五名占据4席。
排名第五的是匹克(PEAK),品牌综合评分为80.80。 2018年,太极科技横空出世,总销量超过1500万双,总销售额超过35亿元。去年双十一,“太极拖鞋”占据了运动产品的第一名,成功超越了众多国际国内品牌。
值得一提的是,匹克是第一个进入海外市场的中国品牌,业务已覆盖100多个国家和地区。也是最早开展专业体育营销的品牌之一,从签约托尼帕克、德怀特霍华德等NBA球星,到支持20多个国家出征奥运会,大大提升了国际影响力。
鸿星尔克排名第四,品牌综合评分81.26。纵观其20年的发展历程,可谓跌宕起伏。 2003年,工厂一半以上的设备和原材料被淹。 2010年由于前期过度扩张,库存积压。 2015年,一场大火烧毁了一半的生产设备。 “最困难的时候,手头的现金流根本不够用一个星期。”好的。最终顽强地活了下来。去年7月河南大雨期间,这家“亏损2亿元,不得不捐助5000万元物资”的企业一举走红网友,并引发“疯狂消费”。
李宁以86.75的品牌综合得分排名第三。去年营收225.72亿元,净利润40.11亿元。同比分别增长56.1%和136.2%。李宁品牌(含李宁核心品牌、李宁YOUNG)销售网点7137个,同比净增204个。
值得注意的是,李宁国内业务占比进一步提升,占总收入的98.7%,而海外收入仅为2.96亿元。不过,他们并没有放弃海外市场。去年3月,他们收购了创立于1825年的英国国家级鞋履品牌Clarks,业务遍及全球超过47个国家和地区。
特步排名第二,品牌综合得分为89.77。去年营收达100.13亿元,同比增长22.5%,成为继安踏、李宁之后第三家营业额过百亿元的本土鞋服企业;净利润9.1亿元,同比增长77.1%。 2022年第一季度,特步主要品牌零售额(包括线上线下渠道)同比增长30%-35%。
高居榜首的安踏品牌综合得分为96.42,遥遥领先。自2009年收购FILA以来,安踏走上了扩大品牌版图的道路,先后收购了日本品牌Descent、韩国品牌Cologne,以及中高端户外品牌Arc的母公司Amer Sports teryx等包里。
去年营收493.3亿元,净利润109.89亿元,同比分别增长38.9%和20.1%。其中,安踏主品牌实现营收240.12亿元,Fila贡献营收218.22亿元,同比分别增长52.5%和25.1%。
欧睿数据显示,自2004年以来,中国运动品牌前两名一直被耐克和阿迪达斯牢牢占据。安踏打破了长达17年的“双超”格局。去年,其市场份额达到16.2%,升至第二位,与耐克中国(25.2%)的差距进一步缩小。
可以说,国产运动品牌迎来了黄金发展期。但目前大多数企业的研发支出远低于宣传支出。最重要的是提高产品质量,物美价廉大家都愿意买单。
本文来自网络,不代表站播网。转载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zbipp.com/a/80678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