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一直认为,旅游,尤其是参观一些历史文化景点,千万不要只是进去拍几张照片,贴在阳光下,证明你来过,然后就出去走走。既然进入了这些历史景点,应该对那段历史有所了解,留下一些东西吧。这既是对历史的尊重,也是对自己的拓展。沉阳故宫建于1625年,是清代的龙兴之地。参观前做一些功课,对您更好的参观肯定有很大的帮助。
沉阳故宫的前世今生01
沉阳故宫始建于1625年。起初,清朝皇帝努尔哈赤最初定都辽阳,因为辽阳是当时关外最大的城市。在辽阳建立了王宫。但在1625年农历三月,当辽阳所有宫殿即将完工时,努尔哈赤突然决定迁都沉阳,并在沉阳市中心建立了沉阳东路部分。
02
1626年努尔哈赤病逝,其子皇太极继位。实现一统南方,改元称帝,建立沉阳故宫中部。
03
清朝入关后,迁都北京故宫,而沉阳故宫则成为未来皇帝回乡祭祖、冬游沉阳的居所。乾隆皇帝多次回沉阳祭祖,多次修葺扩建沉阳故宫,修建沉阳故宫西区,最终形成了现在的沉阳故宫格局。
04
清末民国时期,沉阳故宫多次遭到严重破坏,部分宫殿甚至倒塌。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,沉阳故宫经历了几次比较全面的修缮,基本保留了清朝乾隆时期的风貌。 1961年,沉阳故宫被国务院确定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。 2004年,沉阳故宫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。
沉阳故宫东路施工01
努尔哈赤迁都沉阳之前,沉阳城只是一座方圆一公里左右的小城,城内有成田二字,四门。居住在城里的人大多是汉人,但并不多。 1625年农历三月,努尔哈赤举家迁往沉阳。沉阳故宫未建之前,努尔哈赤住在大汗宫,住址在鲜卑中街附近。并开始兴建沉阳故宫东区,即大政殿和十王阁。大政殿的十王阁为木结构,与北京的故宫和十三陵不同。由于当时的后金政权只是一个地方性的关外少数民族政权,手中的财富、权利和地盘有限,无法再采纳更高贵的。更不用说红木或黄花梨木了。沉阳故宫的大部分木材都是从东北的森林里采集的,然后用木筏顺着浑河运到沉阳。努尔哈赤时期,东路没有城墙,因八旗阁又称小衙门。各旗人若有什么纠纷,都可以到本旗旗阁与旗主商议。 Dispatch可以说是方方正正的。
沉阳故宫中路施工01
1636年,皇太极修建了沉阳故宫中路,包括文德广场和武功广场、大清门、崇正殿、台上五宫和后院。他还修改了沉阳城的布局,改天子为井字,改四门为九门,并修建了钟楼和鼓楼,这就是今天沉阳方城的基本雏形。与努尔哈赤时期不同的是,中路不再只采用木结构,而是青砖黄瓦。这与沉阳的天气无关。努尔哈赤时期,努尔哈赤并没有住在沉阳故宫,而是在皇太极时期,皇太极和他的妃子住在戏台上的五座宫殿。冬天取暖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,所以一定要用青砖。皇太极时期,沉阳故宫没有高大的城墙,但有城门和围栏,两座牌坊外还有下马石,开始体现皇室的威严。最后是后院。当时的后院并不是影视剧中那样的后花园,而是多个储藏加工粮食、存放杂物的仓库。因为沉阳城不大,出城就是森林。离河边不是很远,故宫没必要建所谓的后花园。
沉阳故宫西路01号施工
为了向先祖证明自己是一位优秀孝顺的皇帝,乾隆多次回乡祭祖,对沉阳故宫进行了修缮和扩建。乾隆冬巡时住在沉阳故宫,随行的太后、妃子和子女也住在故宫。为此,乾隆修建了东站、西站和西路。 《四库全书》成书后,乾隆派其中一本到沉阳故宫,建文宿阁作为藏书阁。由于满清在乾隆时期大量吸收了汉人的建筑礼仪,乾隆在修建西路时也考虑了中轴线对称的因素,最终形成了如今沉阳故宫的结构。
重要历史人物01
人物的具体事迹我就不一一细说了。参观沉阳故宫之前,我应该对几个历史人物有个大概的了解,比如努尔哈赤、皇太极、顺治、乾隆、多尔衮、孝庄、海兰珠、范文程、洪承畴。
重要历史事件01
同样,我就不一一细说了,大家自己去了解吧,萨尔浒之战,攻打宁远,皇太极即位,皇太极娶海兰珠,庄妃劝周,顺治即位。
本文来自网络,不代表站播网。转载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zbipp.com/a/41814.html